ob体育竞彩 _欧宝体育在线链接 學習網站
當前位置: ob体育竞彩 > 電氣資訊> 資訊正文

工業機器人與數控機床融合發展趨勢

時間:2015-10-29 07:28 來源:ob体育竞彩 作者:編輯部

工業機器人與數控機床融合發展趨勢
機器人產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機遇期,如何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和機床工具產業的融合發展,如何做到工業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的互為集成應用,已成為當前現代裝備製造業產業升級的重要話題。

  機床製造過程中許多崗位主要依賴工人的體力和技能,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缺少熟練技工人才,難以保障產品穩定性和一致性,促使機床行業越來越多地采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技術來改造傳統工藝流程。以往,昂貴的進口機器人和生產線主要在汽車等少數行業使用,在機床行業等裝備製造業領域應用比例偏低,很大程度上製約著國內機床行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
  一、兩大產業現狀
  經過“十一五”、“十二五”兩個五年計劃,十年磨一劍,中國數控機床產業發展已進入中檔規模產業化、高檔小批量生產的階段,產業整體水平基本具備國際競爭力。數控係統作為數控機床的控製大腦,國產數控係統廠家已經掌握了五軸聯動、小線段插補、動態誤差補償等控製技術,也研製出高性能、大功率伺服驅動裝置,自主研發促進技術創新與進步,也萌生了工業機器人產業的雛形,催長產業發展。
當前,數控係統研製企業、機床整機企業、自動化應用集成商,甚至房地產資本大鱷們,都在嚐試進入機器人領域,掀起了一股機器人產業投資熱。讓人擔慮的是,政策過度引導帶來的“圈地套惠”、產業過度投資帶來的產能過剩、缺乏創新驅動帶來的低端同質化競爭等,都將把機器人產業帶入無序發展。值得思考的是,什麼樣的企業最適合研製工業機器人?

  如何提升機器人產業的整體質量?總的來說,具有數控係統的基礎,控製係統、伺服電機、伺服控製係統都能夠批量生產的企業具有一定優勢。日本FUNAC公司的產業推進路線,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案例,值得借鑒與參考。

  國內已有幾家數控係統企業紛紛進入工業機器人產業,走在最先的廣州數控,自2006年起規劃研製工業機器人產業,已走過8個年頭。借助自身控製器、伺服驅動、伺服電機產品生產積累的經驗,已完成工業機器人係列化的全自主開發,產品覆蓋了3~200kg,功能包括搬運、機床上下料、焊接、碼垛、塗膠、打磨拋光、切割、噴塗、分揀、裝配等。

  隨著用工成本上漲、技能人才缺少、高危環保、高強度作業等問題的凸顯,工業機器人參與生產製造已被廣泛認知和不斷使用,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政府更是借此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企業用其開展技術改造,轉變生產方式,提高作業效能。然而,中國的機器人保有量不大,民族品牌尚在培育中,綜合競爭力有待提升。那麼,機器人行業將以什麼樣的模式向前發展?筆者認為,現階段更需要機器人整機企業、機器人關鍵部件供應商、機器人集成商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二、機器人與數控機床融合的集成方式

  在數控機床加工應用領域,本土機床上下料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的融合應用已在先端發展之列。從行業應用層次來看,也發生較大改變:

  (1)工作島:單對單聯動機加、單對多聯機加工。

  (2)柔性製造係統(FMS):基於網絡控製的柔性機加線,應用PLC控製平台,通過工業以太網總線方式,將多台機器人、多台數控機床及其輔助設備進行聯網組線,按節拍進行有序自動生產。

  (3)數字化車間:借助CAD\CAM\CAPPS\MES輔助生產工具、物流技術及傳感技術,具備生產過程監控、在線故障實時反饋、加工工藝數據管理、刀具信息管理、設備維護數據管理、產品信息記錄等功能,滿足無人化加工需求,實現加工係統的生產計劃、作業協調集成與優化運行。

  (4)智慧工廠:借助智能化車間布局和ERP信息化管理係統,將最大限度地給傳統生產方式帶來革新。信息管理係統的數據庫可以通過網關與各種外部的信息係統進行接口,將車間接入ERP係統,查詢車間生產狀態,實現企業資源的高效配置;借助其短信平台、郵件平台,可以向管理員進行設備故障、生產進度等信息的實時彙報。
三、工業機器人與數控機床融合發展的途徑

  1.加工製造方麵

  機器人參與機床結構件加工製造以實現自動化,專用機床服務於機器人專用減速機的精密加工,提升加工工藝質量及批量生產效率等等,具有很大的融合發展空間。借助雙方企業的戰略合作,機器人企業可借助機床廠家的製造與工藝技術能力實現以下目標:

  (1)麵向機器人的本體鑄件、減速機結構件,共同研究形成批量精密製造技術,提高機器人批量化生產能力和工藝水平,攻克可靠性、一致性技術,實現高效、穩定、精密的節拍生產。

  (2)麵向機器人工裝、夾具,機加生產線的集成能力,借助各大機床廠的廣大終端客戶渠道資源,委托推廣應用機器人。

  (3)研發麵向機床單機及生產線上下料和零部件搬運、鏟刮、倒角、拋磨、焊接、噴塗(粉)等自動化、柔性化生產急需的工業機器人,機床企業與工業機器人企業共同研製,實現整機零部件的自動加工,推動機床生產製造技術水平提升。

  (4)工業機器人機械本體的關鍵零部件,如轉盤、大臂、箱體、支撐套、小臂、腕體等,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均要求較高,對機械加工設備、工裝夾具、量檢具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機器人減速器的擺線齒殼、行星針輪、偏心軸及行星架等關鍵零件的結構優化和加工,目前國內的加工設備、裝配工藝、精度檢測等還難以達到。但立足使用國產數控機床及工具設備完成相關加工,則有助於提高我國高端精密機械零部件設計及加工水平,促進國產數控裝置與國產數控機床的應用和發展。

  2.在集成應用方麵

  機床上下料機器人實現機加柔性生產線將是便捷有效的推廣方式。國內數控機床保有量約200萬台,機器人企業首推應用機床上下料柔性機加生產線,將會有很大的市場需求,並且也有利於助推機床製造、機器人等機械零部件走向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的生產方式,可實現過程智能控製、信息化管理,能提高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提高工藝管理水平,直至推動裝備製造業的整體水平提升。例如,廣州數控與大連機床、寶雞機床等機床廠家形成戰略合作關係,共同研發機器人專用加工機床、加工工藝技術應用、機器人機加自動柔性生產應用等項目,促進了雙方互相融入各自產業應用。

  國產機器人和機床工具行業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尤其作為新興產業的工業機器人,起步晚於國內機床產業,無論製造工藝水平、控製係統,還是集成應用經驗;無論技術標準成熟度,還是專業人才擁有程度,都製約當前的發展速度,尚需在摸索中尋求進步。但我們相信,兩者的深度融合,對於提高中國裝備製造業的綜合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

    Baidu
    map